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问题是国际经济仍在衰退,大宗基金炒作推升的通胀压力,虽然表面上缓解了世界金融危机,许多大基金开始了盈利。从美国金融资产占美国净资产40.5%的比例看,近期美国几十家投资公司提前给美国政府还贷,无疑有利于美国gdp经济的降幅收窄。这也是近期世界经济接近触底的重要原因。但更给实体经济,特别是给下游加工经济增加了成本压力。这就更加重了实体经济复苏的困难。欧元区和美国失业率6月双双升高到9.5%,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说明了实体经济的企业困境。在全球经济继续回落趋势中,下游加工业实体经济承受不了新的通胀成本压力本身就酝酿着通胀泡沫在经济低谷阶段的不可持续性和震荡回落风险。这就注定了在距离世界经济真正复苏之前,世界经济将经历一段底部震荡期。而被基金炒作起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发生较大的震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TOP

世界经济还在衰退。因此,简单地认定世界陷入新一轮持续通胀还为时尚早。原因就在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和经济的底部盘整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合理价位后继续连续走高。这也是这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同2008年上半年以前的时期,全球通胀压力有增无减的大趋势的根本不同点。受经济衰退,需求减少影响,这种大宗商品价格受炒作基金的拉动尽管动力十足,但不具备可持续性。在世界经济低谷阶段,前景的震荡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风险所在。

TOP

国际大宗商品投机者作为基金盈利模式听起来是买卖商品投机。不过利益的驱动必然不放过任何推升通胀的机会。因此任何反映经济基本面真实的信息都会给投机市场以真正的影响力。虚拟投机经济制造的脱离经济基本面的虚假繁荣和通胀在超过实体经济承受力的条件下必然震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2009年世界经济的发展预期只是给出了一个真实的经济情况。虚假的投资环境风险失去了掩饰。近期石油价格再次跌破60美元,以及一些有色金属价格应声回落反映的就是这种经济衰落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演绎通胀的震荡风险性。

TOP

四是在经济形势日趋明朗的条件下,大宗基金前期大幅亏损,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参与了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炒作,推升了这轮通胀。这个世界金融基金炒作虚拟经济的形势是复杂的。例如石油价格从三十多美元炒到70美元。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回升,5月以来的海运费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对这轮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仅仅用供需平衡关系和美元贬值很难解释清楚。

TOP

流动性过剩也只是通胀压力增加因素的一个方面。这几年国际虚拟经济环境中,滋生了有相当资金经济实力的大基金。炒作大宗商品中赚钱,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同时也推升通胀。经历了2008年上半年以前炒作大宗商品的赚钱经验和2008年下半年严重亏损的教训,国际大宗基金炒作的虚拟经济,不仅变得更加疯狂,而且也更加成熟。

这轮通胀的动力是流动性过剩和基金炒作的结果。基金炒作的虚拟经济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炒作通胀是基金经济复苏的最好机会。但是对摆脱这轮经济衰退却有刺激作用。

TOP

二、当前通胀风险因素演变趋势错综复杂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潜在需求和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努力,导致这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底部特征并不是一片萧条。特别是像金砖四国这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力和为世界发达国家提供的商业机会,仍在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为了救市,对银行注入资金,似乎银行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银行和各种基金的严重亏损,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基金2007年参与虚拟经济炒作盈利占福特汽车公司盈利的80%。2009年三大汽车公司债务缠身。有人预测如果像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这样的大量美国企业和基金一旦陷入破产,美国的这些债务毒资就会引发许多银行破产和本轮周期底部的第二波金融危机。

TOP

然而第二波金融危机并没有发生。原因在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不断传出接近触底的信息,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世界对经济危机的恐慌。正是伴随中国经济的触底信号和世界经济降幅收窄的过程,二季度,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回升的势头。在“通胀”经济形势下,无疑有利于大宗基金的复活。许多前期亏损的基金重新获得了盈利,缓解了金融风险。使世界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已经接近触底,也有人担心世界将陷入新一轮的长期通胀。

TOP

实际上这轮世界范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前期经济衰退,许多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深跌,行业亏损。在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趋稳势头出现的时候,世界经济也出现了降幅收窄的趋势。市场信心的恢复和亏损企业摆脱亏损的压力,汇聚成市场深跌价格回升的动力。把握这个机会演绎一波深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利于缓解金融经济危机。实际上国际油价、钢材、有色金属、股市价格回升都有合理性的动力因素。

TOP

二是各国救市基金的投放大幅增加了市场的资金流动性。我国今年上半年银行投放信贷资金总额就达到7.3万亿元。已经接近了年初制定的8万亿元的信贷总规模计划。适度的流动性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复苏。但流动性过剩也埋下了通胀压力增加的隐患。这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TOP

三是过去三个月中,除日元以外,美元兑所有16种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均告下跌。在美元连续三个月贬值11%的趋势中,推升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