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基础设施行业信用挤出其他工业信用

此轮贷款投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贷资金的财政化,地方政府以各类投融资平台企业为载体,将借入的贷款资金投向由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起到了与地方财政投资相同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表明,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扩大内需项目的配套贷款增加较多,这些贷款基本投向政府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行业贷款超常增长压缩了其他行业特别是经济增长支柱力量的制造业的贷款增长。据测算,基建行业的直接投资产出乘数为0.26,是所有行业最低的,拉动GDP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过多贷款集中于比较薄弱的民生类基础设施项目,不利于经济的回稳增长。

TOP

大企业信用挤出中小企业信用

相对于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大、操作成本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及信贷的“零售”特性导致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高、风险大。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大量贷款除了投向优质客户外,一部分贷款投向了经济效益不高、产能过剩或者增长前景不确定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在此轮贷款增长中获益较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授信中很大一部分通过票据进行,在货币市场利率下滑幅度已连续几个月减缓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盈利空间明显缩小,银行为保持盈利稳定增长,主动收缩低收益的票据业务,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

TOP

信贷增长不平衡的特点

间接融资挤出直接融资

一般来讲,经济下行周期时股权融资(包括并购)比信贷融资更符合经济主体行为需要,企业兼并重组、消化产能有利于经济复苏。由于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信贷的大量投放以及利率的下降使得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成本大幅下降,而且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时,股市下跌的财富效应导致投资者更愿意储蓄而不是进行股权投资。截至5月末,2009年沪深两市还没有一家企业发行上市,增资扩股的融资比例仅为497亿元,远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2008年全年股权融资5341亿元)。这两个方面原因导致企业大量进行信贷融资,挤占了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TOP

政府信用挤出民间信用

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载体的政府信用扩张,确保低成本资金快速流入政府支持项目,挤出了民间投资。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表明,70%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投向了政府投融资平台,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政府投资项目贷款的超常增长挤压了中小企业融资空间。5月末,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8.1%,持续7个月增长,增速比上年末提高8.7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较低,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因为资金紧张,生产开工情况依然不乐观,停产倒闭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货币政策收紧,由于地方政府项目投资周期长,在短期内难以压缩贷款,金融机构回收贷款的压力很可能集中在贷款期限较短的中小企业贷款,对中小企业造成二次伤害,出现信贷领域的“国进民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