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已涉足投资银行等商人银行业务领域,传统的信贷业务领域也出现了如并购贷款等新的业务动向,金融机构应该准确把握各类业务特征,将具体业务与市场形势相联系,研判基础风险与系统风险的程度和转化方式,在做好市场引导培育、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打击欺诈舞弊事件的同时,关注各参与主体资金对多领域市场的影响和贡献。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TOP

再次,从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力看,危机沉重打击了不断攀高的杠杆投资倾向,必将深刻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发展路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似乎已经认识到了市场的运行规律,能够借助于所开发的复杂定价模型,完美模拟市场进程,确定最优投融资决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因此不断兴起,巨额并购、套利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各类金融机构也按捺不住,纷纷加入了汹涌如潮的自营交易之中。投资银行严重对冲基金化,商业银行不再将吸收储蓄当成立足之本,资产证券化使得债券市场成为流动性来源,全球资本跨境流动变得更加迅捷。金融市场越来越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了一个相当虚拟的世界。

如果一切假定满足,理论模型当然能够给出较好的预测效果。但人类的理性有限,金融市场似乎更满足"测不准原理",甚至产生"集体悖论"。毕竟就价值的本质而言,金融不可能永远超然于实体经济而获得独立的发展。本次危机清楚地揭示出片面追求高杠杆投资行为的危害,沉重打击了近年来不断加深的全球金融虚拟化和投资高杠杆化进程。人们值得由此思考,未来的金融机构应该秉持什么样的风险观念?是不是仅仅依靠严密推导的模型就可以预测市场的未来,杠杆有没有边界?

TOP

二、正确认识本次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一场危机过后,如果没有触动旧观念,认清理论中的缺陷,人性中挥之不去的贪婪和恐惧又会将人们带向一场新的危机。从这一点看,危机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深刻的反思将会帮助我们从不断虚拟化的金融世界中得到弥足珍贵的警醒。

(一)从起源看,不切实际的"居者有其屋"理想加之充足的流动性催生房地产泡沫。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主义的国家,美国人对拥有自己的住房始终抱有强烈的理想。因此,自大萧条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都视追求"居者有其屋"为重要职责,不仅出台政策给予房屋交易特别优惠,更出面组建商业机构帮助居民实现购房梦想。数据显示,房屋资产在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分布远较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平均。

TOP

提高居民住房所有率可以较好地缩小社会财富鸿沟,维护社会稳定,但它不能仅通过金融市场的手段来实现。公共政策管理中,刺激效率的手段往往不能同时兼顾公平的目标。特别是在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其他投资品种吸引力不足的时候,这样的政策导向就不可避免地催生出房地产泡沫。市场流动性充裕,银行将放松贷款标准,竞争引发了大量新式房贷产品不断出现,吸引大批无力承担月供的消费者入场,推高了房价,进而又吸引更多炒房者加入。同时,房价的上升又刺激了以房屋增值部分为抵押的贷款发展,使购房者即便收入不足,也对未来信心大增,借贷行为更趋非理性。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

TOP

(二)从发展看,华尔街投资银行独特的风险观念和激励机制,将房地产泡沫引向金融全行业。危机起于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还款危机,但造成风险在诸多与房地产贷款毫无关联的金融机构中蔓延并出现危机的则是华尔街过度膨胀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其所"创造"的虚拟价值。华尔街多年前就开始承销、交易垃圾债券,近年来更是将质量不高的贷款、企业债打包,经过风险分层后向全世界销售,使得一个以次级抵押支持债券为底层的信用衍生品市场蓬勃兴旺起来,并将房地产的信用风险转化为全行业的市场风险。

TOP

这一切,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紧密相连。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投资银行开始追求"利润为王"的经营信条。作为卖方,他们几乎不再从客户利益出发,对不同客户销售适合其风险承担水平的产品,而是只要看到商机,就会设计出各式各样的产品(包括许多极其复杂的产品)卖给投资者。同时,大肆涉猎自营交易,攫取稍纵即逝的套利机会。只要业绩突出,对客户、市场不负责任的经营行为很容易得到原谅,从事该业务的员工也会获得惊人的报酬,成为明星员工。而一旦业绩不佳,员工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被辞退。所以,处于这样一个高杠杆的行业,又面临这样的竞争规则,拼命承担风险以赚取高额利润就成为必然,道德风险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TOP

一、本次危机的影响较之以往更为深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历过很多次的金融危机,但无论是墨西哥债务危机、美国储贷协会危机,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及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清偿危机,其影响力均不及当前由次级抵押支持债券引发的金融危机。仅从目前来看,危机已至少造成了三点深刻影响。

首先,从对市场的冲击来看,危机深刻地改变了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危机重创了全球各类金融机构,欧美多家百年知名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破产、重组或被迫国有化。危机改变了国际范围内多家著名金融机构的命运。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归旗下,雷曼兄弟最终宣告破产,高盛遭受重创,不得不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变,寻求新的生机。美联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西德意志银行、富通集团、AIG集团等竞争力大为受损。不过也有例外,富国银行、美洲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劳埃德TSE、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标准人寿保险等却在危机中得以保全,甚至有所斩获,提升了市场地位。

TOP

其次,从危机的扩展来看,危机不仅对欧美发达市场的冲击大大超出预期,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影响。冰岛银行体系宣布破产,俄罗斯股市大幅震荡,亚太地区的韩国、巴基斯坦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危机在使金融行业步入困境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也给予了重创。全球航空业出现萧条,消费品销售下降,导致了生产链中上下游企业出现破产,能源行业价格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交易也出现萎缩现象。可以预见,经济形势的恶化将会继续冲击就业,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员工失业,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能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