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上分析说明,目前我国不存在爆发墨西哥式的金融危机的社会经济条件,而且把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其金融市场开放、国际游资冲击,进而认为我国开放金融市场和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就会使国际投机资本大举进入,以致发生金融危机的看法,是十分肤浅的。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墨西哥式的金融危机的社会经济条件,但也应该看到,国际游资已经开始进入,其对我国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表现。因此,在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国际投机资本的进入及其可能引发的麻烦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TOP

  (一)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只能逐步放松,不能一步到位。 目前我国放松了经常项目收支的管制,对资本项目收支仍实行较严格的管制。但金融市场国际化与资本项目的管制放松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资本项目管制的松动,金融市场国际化就难以前进,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方针,资本项目的管制也只能是逐步放松。在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初期,我们仍需要取行政手段(如开征惩罚性税收、规定外资停留时间等)限制短期资本的过量流入,但在两种手段的搭配上、行政手段分量应逐渐减少,经济手段的使用应逐渐加强。即使到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开放阶段,资本项目管制手段也不能绝对放弃。这一点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概莫如此,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取消所有外汇管制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一旦出现货币危机可能危及国内经济的情况,它们也毫不犹豫地操起资本项目管制的法宝。

TOP

  (二)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建立对短期资本流出入监测体系 在现有外汇中,有多少是追求利差和汇差而进入我国的短期国际游资,有多少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从事投机活动,应有一定的数据统计。在未来的外汇储备增长中,将有多少游资可能进入,也应作出预测。只有掌握这些情况,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必须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特别是对短期资本流出入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在短期资本流量较大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来减少短期投机资本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冲击。

TOP

  (五)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导致政局动荡是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墨西哥在危机前6年的改革中,造就了24个被列入世界巨富名单中的超级富翁和4000万穷人(全国人口8400万)。这些富翁拥有的资产达220亿美元,平均每个拥有9亿多美元。这些富翁的财富,主要是在私有化过程中通过低价购买然后拍卖国有企业攫取的。在4000万穷人中,有1700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月收入低于140美元。另外,因中小企业破产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大量裁员,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危机前公开失业人数达350万,半失业人数几乎占经济自立人口的一半。 再者,由于农业的持续衰退、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减少和外国农产品大量进口,造成数百万农民破产,并大批流入城市,使全国近1/4的人口聚集在首都墨西哥城。这一系列分配不公现象增加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直接后果是1994年1月恰帕斯州农民发动武装暴动。该州农民暴动未平,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又向政府宣战,封锁公路,攻占了38个城镇。1994年又发生了墨西哥执政党革命制度党的总统候选人科洛西奥和总书记鲁伊斯先后遇刺身亡事件。凡此种种动乱事件的发生,不仅破坏了社会安定,搞乱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正常秩序,而且动摇了外国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前景的信心,他们纷纷把资金转移他处,造成墨西哥外汇资金大量外流使墨西哥当局不得不动用国际储备填补亏空。应该说,这是引发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助燃剂。

TOP

       又由于墨政府是在矛盾已经变得相当尖税的时候采取突然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的简单做法,广大民众、企业界和外国投资者对此毫无心理准备,结果比索一次性贬值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社会对比索的不信任,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此外,由于萨利纳斯总统上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为此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利率,以增加国内储蓄。同时,墨为了吸引外资以支持经济的发展,也被迫实行高利率政策。1990—1992年,墨国内的实际利率高达20%以上,1993年略有下降,但仍在13.6%左右。企业贷款利率实际比这还高。由于投资环境差,多数企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又由于企业无法承受高利息成本而无力归还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坏帐问题严重;为了对外支付高利率,又导致国际收支恶化,货币贬值压力大,以至最终发生危机。这说明利率政策的不当也是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促成因素。

TOP

  三、启示

 

有人认为,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游资大量进入可能发生墨西哥式的金融危机。这种担心缺乏根据。就上述促成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的五个方面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中国与墨西哥有很大差别。首先,就引进外资的情况看,虽然我国的引资规模很大。外债规模与墨西哥不相上下,在引资结构、外资使用效益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在几个硬指标上,都大大的优于墨西哥。 一是我国一直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资为辅的指导方针,我国的储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而且我国引进的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建设性投资,不是用于搞超前消费。   二是我国引进的外资有70%左右是国际直接投资,只有30%左右是间接投资。我国外债余额80%以上为中长期外债,短期外债1997年仅占13.9%。

TOP

  三是我国1997年偿债率为7.3%,负债率63.2%,外债率15.5%,均大大低于国际通行的警界线,更低于墨西哥当时的数值。其次,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我国一直采取渐进的政策,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没有接受西方大国对我国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苛刻条件,而是在恰当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减税幅度和时间表,从而保证我国出口创汇能力的不断增强。 第四,就开放金融市场的情况看,一方面我国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银行和其他外国金融机构来华开展金融活动,至今批准30多家外国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改革了汇率体制,实行了单一的统一汇率,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1996年1月统一的银行同业拆借系统开始运行,拆放利率随之产生,2000年10月又放开了外汇大额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推进。

TOP

  另一方面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加强了金融宏观调控,我国开放金融不是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而是采取积极试点,逐步开放的策略,金融市场的每一重大改革举措,都是先在局部地区和对部分外资银行试行,待取得经验后再加以推广。这说明我国在开放金融市场时,始终没有放松对金融的宏观管理。此外,我国目前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也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袭击提供了一道保护堤坝。第四,就搞活经济的基点来看,改革以来,我国自始至终把改革和发展的基点放在搞活国有企业上,并且在产权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取得进步,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企业业,尽管目前国有企业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但我们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大局,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基础。第五,就社会政治稳定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发生,在实行让一部分 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时,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点之一加以目标化、构建了改革开放的民众基础。

TOP

  隐患之二引资结构不合理,国际投机资本大量进入。在引进的巨额资本之中,有价证券的投资占70%-80%,而直接投资仅占20%左右。1993年引进外资333亿美元,证券投资达284亿美元,占85%。直接投资约50亿美元,占15%。而且在引进的外资中,美国互助基金一类的短期投资比重很大。这种资金虽较易获得,但其投机性大,较难形成长期资本。一旦出现投资信心问题,就会立即转移,1994年西方经济复苏,利率随之上扬,加上墨西哥政局动荡,一些外国投资者便开始抽走资金,结果造成180亿美元外国资金流出,从而引发了危机。危机爆发后,至1995年5月,墨西哥证券市场资金又净流出170多亿美元,1995年全年净流出200多亿美元。隐患之三,外资使用效益差。外来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非生产性社会项目开支,相当一部分还用于进口高档的外国消费品,用于生产性投资和扶植国内企业发展的占少数,1994年50%的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和外来竞争而破产,69%的上市企业无清偿能力。

TOP

  (三)金融调控不力是墨西金融危机曝发的重要原因之三。墨西哥在1994年下半年相当彻底开放了金融市场,外国金融机构,包括外国银行、证券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均可在墨开设分支机构。1994年底止,已批准外资金融机构58家,其中外资银行18家,金融集团5家,证券机构16家,保险公司12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据统计,1992年底,8家主要外国金融机构拥有股票5525亿比索,占墨西哥金融市场股票总额的86.4%。墨证券市场在监管规则很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外资的大量参与而膨胀。从1990年底到1994年底,墨西哥股市的上市股票市值从几百亿美元上升到2000多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从40亿美元增加到344亿美元,增幅达835%。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