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一)、   卧薪尝胆 从打工仔到博士              高佩义出生在青岛胶州市刘家村,从小聪明好强,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对一般的农家子弟来说,这已经脱离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高佩义并不满足,“教好书,有朝一日转成公办教师”并不是他的终极追求。1980年春,看到许多同龄人背着铺盖纷纷到城里“淘金”,不甘寂寞的高佩义也毅然加入了这一行列。在1980年3月4日的日记里他写道:“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像城里人一样体体面面地生活。”               然而残酷的现实让高佩义深受打击,要在城市里生存下去远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他在城里打工,每天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扛水泥,搅沙,运砖头,一天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累还不说,包工头稍不满意就给一顿臭骂。              有一件事深深地挫伤了高佩义的自尊心。一天中午,因为有急事,高佩义来不及换下那身脏兮兮的工作服就坐上公共汽车,当时车厢里拥挤不堪,可他站的地方很空——人们都远远地躲着他,售票员冲他吆喝:“乡下人,你一个占了好几个人的地方,得买三个人的票!”那瞬间,满车厢的人都轻蔑地看着他,“刷的一下脸红了,默默地掏出钱来买了三个人的票。一路上,他任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

TOP

               这一幕给高佩义留下的印象刻骨铭心,33岁的他蓦然醒悟:使一种存在高于另一种存在、使一类人高于另一类人的东西是知识、尊严、志气,人生之天职即奋斗,无奋斗者将百无成就,还要任人欺凌。从此,高佩义一边小心谨慎地干活,一边苦苦寻找发展机遇,他要寻找一条通向另一种平和生活的路,从此摆脱这种压抑、无奈且忿忿不平的生活环境。               晨风夜露,燕雁交错。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聪明的高佩义掌握了一门木匠手艺。他辗转到天津打工,曾为南开大学一位老教授做了一个月的木工活。老教授发现,眼前的这位小伙子不但手艺好,本分老实,而且还特别好学,一有时间就看书,那如痴如醉的样子真让人感动。好心的老教授试探着问:“你有这么好的手艺,不是可以轻轻松松地生活一辈子吗?”没想到高佩义一本正经地说:“我不会靠这门手艺生活一辈子的。我想上大学,或者自学成才。”这一席话说得老教授十分感动,于是老教授对这位好学的青年格外关心。高佩义干活更加卖力了,一有时间就向老教授请教这请教那的。活儿干完时,老教授决定帮一帮这位年轻人:“小伙子,你天分不错,又好学,我帮你向学校说一说,你干脆到我们南开大学当旁听生吧。”高佩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在那儿好半天不知说什么才好,激动得几乎要跪下去。               1980年末,高佩义倾尽全部积蓄,告别父母和妻子来到南开大学,自费旁听经济系的全部课程。走进南开大学,凝望着那古老的校园,高佩义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默默地拍着胸口:生命的转机终于到了!

TOP

返回列表